酒业新闻网
发布采购单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资讯 » 正文

青岛华东31%股权转让香港隆利集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30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浏览次数:667
核心提示:  自此,香港隆利持股达到100%,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由此转身成为港资企业。股权转让引发业内关注。  华东葡萄酒变局 

  自此,香港隆利持股达到100%,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由此转身成为港资企业。股权转让引发业内关注。

  华东葡萄酒变局

  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岛饮料”)转让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下称“华东葡萄酒”)的事情早在今年1月份就已进入公示阶段。时隔两个多月后,青岛饮料持有的青岛华东31%的股权终于找到了新东家。

  1月16日,来自青岛产权交易所的消息称,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的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将出售公司31%股权,出让价格为9487.37万元。

  尽管当时接盘方仍不明确,但是,业内传言,青岛华东的另一股东——香港隆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香港隆利”)或将接手,而这很有可能导致“华东”这一葡萄酒品牌“远走他方”。

  在产权交易所“意向受让方条件一览”中可以看到,此次股权转让条件要求较高:意向受让方须自身直接从事葡萄酿酒生产经营,拥有直接从事葡萄酿酒生产经营的控股子公司;意向受让方或其控股子公司应当具有最近5个以上完整会计年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持续从事葡萄酿酒生产经营的经验;意向受让方应一次性付款等。

  另外,受让条件要求意向受让方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并强调该范围包括:“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而香港隆利无疑较为符合。

  青岛产权交易所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称,青岛华东的挂牌是经过青岛市国资委批准的,属于公开挂牌,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参与竞价。该负责人还解释说,通过竞价,如果出现价格相同的情况,香港隆利将拥有优先受让权。

  2个多月后,香港隆利果如传言所料,以超过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青岛饮料持有的青岛华东31%的股权,顺利地将青岛华东变为自己的全资公司,这也意味着,青岛华东从青岛众多的本土品牌中彻底消失,成为纯粹的港资企业。青岛市国资委发布消息称:“当前,市国资委正会同市财政局、青岛产权交易所和青岛饮料集团落实产权转让收入外币结汇、收入上缴等工作。”

  战略更改猜想

  作为重要赢利点,青岛饮料一直将“华东葡萄酒和崂山矿泉水”作为龙头,专注于“水”和“酒”两大核心业务。在集团的精心经营下,华东葡萄酒重新杀进市场。

  在看似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青岛饮料突然退出华东葡萄酒的举动着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至于为何突然改变战略,出让资金如何使用以及今后有何打算,各方不愿多言。

  资料显示,青岛华东2010年营业收入为2.21亿元,营业利润高达1.2亿元。在资产方面,2010年财报显示,其总资产约为2.53亿元,在扣除4795.26万元的负债后,其所有者权益高达2.05亿元。评估机构给出的数据更让人对青岛华东刮目相看:截至2011年6月30日,青岛华东的评估价值约为3.06亿元,评估溢价率高达50%。

  而在一个多月前,青岛饮料集团掌门人张正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华东葡萄酒销售增长16%,整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继续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四强。而时隔一个多月之后,青岛华东葡萄酒为什么被青岛饮料割肉出手?

  市国资委发布消息称:“产权挂牌转让成功,对青岛饮料集团实施突出主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市产权交易所有关人员介绍,此次股权转让是让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次股权转让之后,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将继续经营葡萄酒产业。

  猜想一:运营成本过高。青岛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邓玉勇认为,作为一个企业,青岛饮料同时经营青岛葡萄酒和华东葡萄酒两个同类产品品牌,这种双品牌的运营对一个企业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进行资源分配的内部协调成本也很高,青岛饮料退出华东葡萄酒可能跟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猜想二:专心做“青葡”青岛饮料。在华东葡萄酒的发展上占用了太多的精力,退出可能是为了给青岛葡萄酒这个品牌腾出一定的空间来,这样一来,青岛饮料就可以在青岛葡萄酒的经营上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将之做大做强。

  猜想三:难承市场巨大压力。从事葡萄酒代理的杨经理分析认为,最近几年,各种洋葡萄酒陆续进入青岛市场,对国产高端葡萄酒造成了很大的市场冲击,华东葡萄酒在华丽的外表之下,可能已经面临不可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青岛饮料的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华东出路猜想

  猜想一:据了解,在青岛饮料的带领下,华东葡萄酒与青岛葡萄酒在定位上有一定的区分,华东葡萄酒定位高端,青岛葡萄酒定位中高端,与华东葡萄酒形成市场互补。用业内人士的话讲,这是企业在经营同类双品牌产品情况下惯用手段,也是避免内耗,拉大产品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更大市场份额的明智之举。

  据经济学专家分析,随着青岛饮料的退出,华东葡萄酒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港资公司。这样一来,青岛葡萄酒在很多领域内有可能就成了华东葡萄酒的竞争对手。昔日的兄弟如今各为其主,竞争也在所难免。

  猜想二:“作为一个港资公司,其产品要在青岛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稳步跨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长年值守在延安一路红酒一条街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回顾青岛华东的历史,自1985年开始进入青岛,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市场打拼的苦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1999年,青岛华东遇到了企业发展中的第一道坎儿,高额负债、外商撤资的一连串打击,几乎将这个企业从青岛的版图上抹掉。幸运的是,“青岛饮料航母”将它双手托起,使青岛华东焕发了“第二春”。青岛华东在品牌林立的竞争中再次崛起。

  业界传言,青岛华东在第14个年头走向没落,之后又绝地逢生,如今13个年头又过去了,它从“饮料航母”的怀抱中脱离,俨然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满怀抱负,但是脱离饮料集团综合体的青岛华东能不能依然坚挺?会不会宿命般地再次上演“沦陷”前辙,尚很难定论。

  熟悉青岛华东与青岛饮料这段“姻缘’的人都知道,青岛饮料集团在接收青岛华东之后,曾经为集团旗下的两大主打品牌定下过发展基调,那就是借助集团的力量强势发力,推动主力品牌走向全国。青岛华东就是集团发力主推的两大品牌之一。

  猜想三:做大后迅速变“现”脱离青岛饮料集团的华东葡萄酒到底路在何方?业界的说法不一。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华东葡萄酒并不是香港隆利集团的主业方向,在持有百分百股份的情况下,对于华东葡萄酒可能面临两条路子,一条是继续做大,一条是“变现”。这种例子在经济领域屡见不鲜,也是一些投资性企业赚取现金的手段之一。如果是品牌变现的话,操盘华东的香港隆利集团应该是不吃亏的,因为华东葡萄酒在青岛已经走过了近7年的高速增长期,其品牌价值也高达3个多亿人民币。

  猜想四:“没了青岛饮料集团的依托,华东的市场预期会不会受到影响尚无法定论。”从事高档餐饮业的李先生对华东葡萄酒的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另外一种声音。据李先生分析,华东葡萄酒在青岛的时间已经快30年了,和青岛的本土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应该不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华东葡萄酒属于全资港资公司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虽然华东葡萄酒在青岛经历过大的挫折,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说明它还是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华东葡萄酒只要继续坚持自己的品牌路线,继续坚持自己的高端定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说不定会有生存契机。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