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没有涨价是为走进高端市场?

酒资讯
2011-09-01
分享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随着消费者对价格问题越来越关注,快消品企业在价格调整问题上都变得小心翼翼,公认的酒类行业利润最低的啤酒行业,虽然业内均认为其今年涨价趋势不可避免,但是市场上尚未传出大规模提价的消息。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约谈各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表达稳定物价的决心,对白酒行业轮番涨价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但是对啤酒企业受成本上升较多,适当提价的行为表示理解。业内普遍认为,发改委的表态默许了啤酒的提价,但是啤酒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实际上啤酒企业的提价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有采取在终端提高产品价格的传统手段。从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份额走势来看,根据苏赛特商业研究院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3元以下产品的份额在逐渐缩小;相对应的,6元以上产品的份额逐年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3元/瓶以下啤酒的市场份额已从2009年的32.7%降至18.6%,与此同时,6元/瓶以上的份额却从19.0%升至24.0%。分析人士指出,高价位产品(6元/瓶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在各个主要渠道都有明显增长,而低价位产品(3元/瓶以下)则普遍萎缩。这表明,啤酒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所有零售终端的共同现象。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零售市场上饮料类产品包装的“小型化”已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啤酒产品实则为“瘦身”行为的鼻祖。如今这种对产品容量进行“瘦身”,却不降低相应价格的“变相涨价”行为被各行各业普遍采用。苏赛特数据显示,从产品投放的数量和市场份额两项指标看,“大包装”产品萎缩的迹象十分明显。以容量在600毫升以上的瓶装产品为例,2009年,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尚有18.8%,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已降至6.6%。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通胀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强,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缓解企业自身的成本压力已经不再是明智的选择,啤酒企业为一种薄利产业,产品价格提升的幅度必须相当大才能真正达到“高利”的目的,但这往往是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企业都不敢轻易冒险,进而采取了各种隐性的提价手段。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澳門) (2. C-PLPEX)與G100國際葡萄酒及烈酒評選賽聯合推出的G100 X 2. C-PLPEX 最具潛力葡語國家推薦酒單評選系...
酒资讯
2025年10月,上海全球知名香槟品牌巴黎之花香槟(Perrier-Jout)举办美丽时光系列年份香槟品鉴午宴,正式介绍品牌最新年份佳酿巴黎之花美丽时光2...
酒资讯
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茅台联合发起,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首届赤水河论坛在茅台启幕。中外知名酒企负责人、企业家、文化界代表...
酒资讯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郎礼遇世界首站在意大利圆满举行。时值中意建交55周年,从时尚之都米兰到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郎酒以中国白酒的深厚底...
酒资讯
2001年,伴着新世纪带来的希冀,广东市场迎来一位浓香新贵,其以舒适柔和的独特浓香口感、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开创性包装设计和百元价格带的精准定...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