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没有涨价是为走进高端市场?

酒资讯
2011-09-01
分享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随着消费者对价格问题越来越关注,快消品企业在价格调整问题上都变得小心翼翼,公认的酒类行业利润最低的啤酒行业,虽然业内均认为其今年涨价趋势不可避免,但是市场上尚未传出大规模提价的消息。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约谈各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表达稳定物价的决心,对白酒行业轮番涨价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但是对啤酒企业受成本上升较多,适当提价的行为表示理解。业内普遍认为,发改委的表态默许了啤酒的提价,但是啤酒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实际上啤酒企业的提价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有采取在终端提高产品价格的传统手段。从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份额走势来看,根据苏赛特商业研究院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3元以下产品的份额在逐渐缩小;相对应的,6元以上产品的份额逐年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3元/瓶以下啤酒的市场份额已从2009年的32.7%降至18.6%,与此同时,6元/瓶以上的份额却从19.0%升至24.0%。分析人士指出,高价位产品(6元/瓶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在各个主要渠道都有明显增长,而低价位产品(3元/瓶以下)则普遍萎缩。这表明,啤酒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所有零售终端的共同现象。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零售市场上饮料类产品包装的“小型化”已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啤酒产品实则为“瘦身”行为的鼻祖。如今这种对产品容量进行“瘦身”,却不降低相应价格的“变相涨价”行为被各行各业普遍采用。苏赛特数据显示,从产品投放的数量和市场份额两项指标看,“大包装”产品萎缩的迹象十分明显。以容量在600毫升以上的瓶装产品为例,2009年,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尚有18.8%,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已降至6.6%。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通胀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强,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缓解企业自身的成本压力已经不再是明智的选择,啤酒企业为一种薄利产业,产品价格提升的幅度必须相当大才能真正达到“高利”的目的,但这往往是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企业都不敢轻易冒险,进而采取了各种隐性的提价手段。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作为保乐力加集团推出的首款中国原产麦芽威士忌,叠川自2023年末首度进入公众视野,便收获了一众威士忌爱好者的关注,并在近两年内屡获殊荣。去年5...
酒资讯
西班牙美食美酒学院的2025年西班牙葡萄酒专家课程SWS-1班已于5月15日正式开讲。本课程以线上学习结合线下品酒单元形式授课,仍由赵凤仪Fongyee W...
酒资讯
在非遗时装秀里品精酿啤酒是种什么体验?6月27日,珠江啤酒旗下高端品牌雪堡精酿主办的「雪堡精酿非遗美人节」在广州珠江琶醍集地美术馆隆重举行...
酒资讯
6月20日,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在贵州仁怀举行曲咏佳酿礼遇知己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中石化易捷渠道专销产品曲咏。该产品规格375ml,依托全国2.8万...
酒资讯
5月份推出的金星冰糖葫芦,仅在抖音上的相关播放量已达到1.3亿次。金星啤酒集团副董事长张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6月初,金星中式精酿产销量...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