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EC疑云又起

酒资讯
2012-07-04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黄酒检测出含可能致癌物EC,惹起阵阵疑云。

  不久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一项样本测试结果中,包括古越龙山和塔牌的3款黄酒,致癌物质EC含量每千克分别由0.2毫克至0.26毫克,刺激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难道我们流传千年的国粹也出问题了吗?”

  那么,EC究竟是什么东西?黄酒中的EC含量过高吗?毋庸置疑的是,各种问号让鲜为外界广泛关注的“黄酒”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的风险主要是大部分消费者对黄酒不了解所引起的,长远来看,这场风波恰好让更多人认知黄酒。”

  文/记者张颖妍

  名词解释:EC

  EC,氨基甲酸乙酯的简称。国际上从1943年即开始关注EC。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EC归为2A类物质(即“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风波起源

  香港消委会检测

  黄酒含可致癌EC

  黄酒,作为中国的民族特产,一直是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千百年来,无论是单纯的品酒、佐餐还是药用保健都备受人们青睐。但由于“黄酒”源于江浙地区,广东地区消费者对黄酒的认识一直不深。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致癌”风波却将这个年产量仅百余万吨的酒类产业推向风口浪尖。

  在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抽样检测中,对包括16款绍兴酒(包括花雕、女儿红、加饭酒、黄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产品的检测报告中显示,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下简称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样本为检不出至每千克0.07毫克;梅酒样本为每千克0.01毫克至0.15毫克。据了解,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EC评估,将其由第2B组(“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就此,包括涉事的古越龙山、塔牌以及行业协会均一再强调EC是黄酒天然发酵产生的,并非人为添加,而且EC含量还低于欧盟标准。

  关于食物中的EC含量,目前香港没有特定的规管限量。

  争议中心

  EC超标了吗?

  焦点:EC可怕吗?

  真相:自然发酵食品均有可能产生EC

  其实,国际上从1943年即开始关注EC。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EC归为2A类物质(即“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省酒类行业协会理事长、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朱思旭介绍,EC自然发酵产生,广泛存在于酒类及其他发酵食品如腐乳、面包中。“如酿造酱油也可能存在EC。其实EC是长久存在的,以前大家未必知道。比如一样东西本来含有微量元素1000多种,其中可能会有一、两种含有一点有害性,也是正常的。”

  记者查阅2009年香港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出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书,发现该中心抽取分析的276个发酵食物和饮品样本的EC含量中,有202个样本检出EC,最高含量每千克650微克。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有关专家指出,鉴于一般市民从膳食摄入氨基甲酸乙酯量的情况,显示其对健康的影响不大。但长期饮用大量酒精饮品则不能排除因摄入较高量氨基甲酸乙酯而可能对健康构成风险。

  焦点:黄酒EC含量过高吗?

  真相:比洋酒差远了

  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黄酒EC的限量标准。朱思旭表示,对于发酵时间更短的广东产的黄酒,其EC含量肯定更低。即便是测出来的江浙一带的黄酒,EC含量也比欧盟的标准要低。以水果白兰地为例,加拿大要求EC小于400微克/升,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上限规定分别是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此次古越龙山等3款酒在香港检出的EC含量为200~260微克/升。“目前国内也在制定相关标准,相信会比国外标准更严格科学。”

  能否减少其中的EC含量呢?EC主要是在天然发酵时产生,如果在运输和贮藏时多加注意,是可以减少含量的。专家建议,可以使用不透光箱子,避免产品暴露在强光下;又或使用隔热货柜,避免产品暴露在高温下(尽量维持温度于20摄氏度或以下,勿超过38摄氏度);由于EC含量也与发酵时间有关,以先入先出的原则处理存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EC含量。

  影响

  零售关注度增加

  “事件刚发生的当天,还有一些大的商场、卖场打电话来咨询,但由于事件澄清得比较快,舆论中正面报道比较多,至今没有一家超市有要求退货或换货。”浙江绍兴唐宋牌黄酒的广州代理韦小姐,多年来一直负责绍兴黄酒在广州推广的业务,她表示,让人充满担忧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本来在大闸蟹季节到来之前的盛夏,是黄酒销售的淡季,一般零售方面很少人会问津。但最近却多了很多消费者咨询和了解黄酒的相关信息。对于黄酒是危机也是机遇。”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黄酒行业年产量从63.8万千升增至134.1万千升,“EC风波”会否对正在稳步成长的黄酒市场造成打击?朱思旭表示乐观。“黄酒本身富含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相信此次风波并不会对黄酒行业产生很大的打击。大家对黄酒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更加理智地选择。”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强强联合整合全国渠道,创新赋能传统名酒年轻化转型浙江大浙乡贤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浙公司)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达成战略...
酒资讯
呼应工信部经典产业升级号召,小众佳酿书写传承创新答卷。10 月 16 日,工信部在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传统产业升级需坚守 文化...
酒资讯
茅台,中国白酒长卷里的鎏金坐标,其以岁月为曲、赤水作弦,将千年酿造智慧、严苛品质门槛与东方礼俗哲学,一并封存在透明的酒光里,成为可以品...
酒资讯
锁定10月22日,深圳南山香格里拉酒店,一场波尔多专属品鉴会等你来沉浸式体验!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CIVB)诚邀您参与THE BORDEAUX EXPE...
酒资讯
2025年10月9日上午,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此前启动的展城融合活动秋糖季的阶段性战果,并详解了...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