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抄底”只是“传说”?

酒资讯
2012-05-24
分享

来源:成都商报

  5月15日,业内最大的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发布报告称,由于需求低迷,其3月份的交易量下降了38%。同日,该交易所反映波尔多一级庄园现货价格的“高级葡萄酒50指数”较去年同期已下跌约25%。

  伴随着炒作泡沫被挤出,曾经“涨入云端”的国内高档红酒价格正在大幅回落。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这些红酒价格体系极其混乱,同一种酒差价巨大,定价方式极不透明。

  譬如,俗称“小拉菲”的拉菲副牌几乎是国内炒作最火热的酒种,数年间曾从每瓶不足2000元跃上8000元。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行情系统显示,16日2009年份“小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3960元高位降至2480元。业内人士介绍,副牌酒的年份差异有限,清关拿货价(含税费)在4000元左右。

  然而,就是同样一种高档红酒,国内同城零售差价竟达3000元,定价上几乎上演“一店一价”的怪象。

  一些经销商表示,由于进货渠道、时间不同,“有价差是正常的”。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游渠道降价的同时,国内零售市场仍出现高额差价,不能排除是前期炒作带来高利空间,使部分中间商仍选择“挺价”。

  某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国内热捧,“拉菲”从各路渠道进入市场,随着拉菲酒庄调低2011年期酒价格,现货开始遭遇压力,导致价差较前期放大。

  据了解,易陷入炒作的多是在市场有一定知名度、流通量稀缺并有升值预期、消费者较认可的酒种。由于基价较低、流通旺盛,炒作利润自然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从海外“蚂蚁搬家”的进货渠道,将零售暴利层层炒高。

  也有专家指出,消费者很少关注渠道环节差异和国际价格走势,加上红酒交易链中品鉴参考、销售保真等环节缺乏,盲目消费从终端支撑了高价行为。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由于红酒市场商品结构、定价体系尚不成熟,高价更多是由公务、商务需求支撑。

  张晖明认为,炒作是酒业经营中非常短期的行为。近年国内炒石、炒茶等行为先后出现,这种行业的“繁荣”不可持续。如果不加强渠道管理,培育健康的消费习惯和鉴别能力,最终受损的将是酒商自身。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强强联合整合全国渠道,创新赋能传统名酒年轻化转型浙江大浙乡贤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浙公司)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达成战略...
酒资讯
呼应工信部经典产业升级号召,小众佳酿书写传承创新答卷。10 月 16 日,工信部在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传统产业升级需坚守 文化...
酒资讯
茅台,中国白酒长卷里的鎏金坐标,其以岁月为曲、赤水作弦,将千年酿造智慧、严苛品质门槛与东方礼俗哲学,一并封存在透明的酒光里,成为可以品...
酒资讯
锁定10月22日,深圳南山香格里拉酒店,一场波尔多专属品鉴会等你来沉浸式体验!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CIVB)诚邀您参与THE BORDEAUX EXPE...
酒资讯
2025年10月9日上午,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此前启动的展城融合活动秋糖季的阶段性战果,并详解了...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