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发展需要做好“背书”

酒营销
2012-02-06
分享

来源:

  就现阶段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而言,我常常将其比作一桌丰盛的菜肴,消费者还刚刚就座,看到的只是表面,并不了解每道菜的口味。但在随后的过程中,消费者将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喜好,先从菜品式样上判断做出选择,然后再品尝,最后,当基本尝遍自己感兴趣的菜之后,便一定会发现自己所爱的那一道。这个时候,便会形成相对稳定的选择和忠诚消费。所以,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背书”,而这也应该是中国进口葡萄酒发展在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举措。

  首先,消费者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形成分类记忆。即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都有其代表性的品牌,比如法国酒的代表有名庄、德国酒的代表有干白、加拿大酒的代表有冰酒等;再细化一些,名庄酒中又分为列级庄和中级庄,列级庄中又包含有一、二、三、四、五级庄,中级庄又包含不同的产区等等。这样的分类复杂而多样,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要单纯去记忆或鉴别这些分类,可谓十分困难,而通过代表性品牌来区分和记忆就相对容易得多。比如大家都知道拉菲,那么拉菲就是法国一级庄的代表。我们要通过这种“背书”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从而固化消费者的分类记忆,由此可以快速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同时培养其消费习惯,并形成自身的忠诚消费群。这是“品类背书”或者称为“属性背书”。

  其次,品牌实际上解决的是标识化的问题,做品牌本质上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标签,实现标识化,从而让消费者可以更好地认知和辨识,而这也是“背书”。我们说中国的产品销售是跟中国的消费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很多人喝茅台,未必是真的就喜欢酱香的味道,是因为茅台能代表一种身份;很多人喝拉菲,未必就真的懂得拉菲的精髓,是因为拉菲能体现一种价值。所以,当你做好了“背书”,当你的产品能够在某个类别中提及率最高,你就自然而然成为了那个类别的领导者,这才能形成最大的商机。这是“品牌背书”。

  第三,“喝有名气的酒”,并不等于就是“喝最贵的酒”。如果说拉菲曾经带动了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最初发展,那么,在未来,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的消费一定会从价格导向回归到价值导向。这一趋势在现阶段就已经有所显现,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认为拉菲并不是物有所值,从而开始选择性价比更好的酒庄酒产品。在我看来,未来4~5年,名庄酒的黄金消费期一定会到来,而且,这个黄金消费期不会以“价格”论英雄,而是以产品价值为基础的。

  “价格时代”已经过去,喝有名气的酒,喝物有所值的酒,这是中国葡萄酒进入成熟时代的必然选择。所以,要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产品的价值让消费者体会到,这就是“价值背书”。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8月19日,川酒集团首家白酒定制中心在河南郑州正式开业。在开业仪式上,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酒集团)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官...
酒资讯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9月下旬起,配套举办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也将在南京全市范围...
酒资讯
2025年8月7日,内江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康俊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资中县明心寺食品工业园区,对川酒集团甜城露酒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酒资讯
丰收敬粮农,质量承千秋。8月4日,由茅台酒股份公司主办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暨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在仁怀市长岗镇...
活动报道
当 Z 世代的夜生活需求从 单纯买醉 升级为 情绪消费 + 社交货币 的复合体验,传统酒吧、大夜店正集体面临一场无声的 客流保卫战:年轻客群被分散...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