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来势汹汹 本地葡萄酒如何招架

酒营销
2011-09-29
分享

来源:齐鲁晚报

   在烟台举办的“一节两会”上,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品牌葡萄酒齐聚一堂,法国、加拿大等多款知名品牌葡萄酒开始进入港城市场。面对洋葡萄酒的冲击,本地葡萄酒如何突围,成了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国产小品牌葡萄酒难吸引客流量

  在节会举办期间,葡萄酒展区的南非馆总是人气爆棚。在有着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葡萄酒的柜台前,前来品酒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国内的葡萄酒展馆,除了张裕、南山、长城等,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人气普遍不高。

  在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一些销售葡萄酒的商贸公司业务人员,都喜欢跑到有老外的展台前品酒。不是为谈业务,而是为与老外合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务人员坦承,洋葡萄酒深入人心,国产葡萄酒除了大品牌之外,小品牌葡萄酒在销售时很难获得消费者认可。想要卖得好除了起个洋名外,还得有老外助阵才成,让消费者看到自己与老外的合影就是助阵的一种方式。

  低国标拖了国产葡萄酒的后腿

  参加此次“一节两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李华说,目前不少国人都将葡萄酒看作是舶来品,但其实中国才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但我国的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最初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去甚远。”

  据介绍,80年代中期,葡萄汁含量只要达到30%就叫做葡萄酒,其他70%则由酒、糖、香精组成,与国际标准规定100%葡萄汁酿成的天然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在当时被叫做“三精一水”。

  此后葡萄酒国标不断提高,中国也成为葡萄酒生产大国。无法分辨葡萄酒优劣的消费者,转而追求橡木桶。部分厂商便将橡木粉撒进酒中,导致口感相似。同质化的竞争,使洋葡萄酒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国酒逐渐落了下风。

  保持葡萄园的稳定性才能成为葡萄酒强国

  在此次“一节两会”举办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中,与会专家均认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葡萄酒生产大国,生产工艺、消费市场等方面,与葡萄酒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但同时专家也强调,若不能保证葡萄酒产业链中葡萄园的稳定性,就成不了葡萄酒强国。

  据李华介绍,国外认为葡萄酒是农业产品,大力扶持。但中国认为葡萄酒是轻工业产品,扶持度不够。目前国内种植酿酒葡萄的收入远比不上种植鲜食葡萄,因而只有2成种植户种的是酿酒葡萄,且国内葡萄园多是租赁来的。一旦土地被收回或改变种植农产品,葡萄酒的产业链条就断了。“如果不能将酿酒葡萄园私有化,原料就没有保障。没有了葡萄的葡萄酒,也就失去了价值。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9月下旬起,配套举办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也将在南京全市范围...
酒资讯
2025年8月7日,内江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康俊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资中县明心寺食品工业园区,对川酒集团甜城露酒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酒资讯
丰收敬粮农,质量承千秋。8月4日,由茅台酒股份公司主办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暨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在仁怀市长岗镇...
活动报道
当 Z 世代的夜生活需求从 单纯买醉 升级为 情绪消费 + 社交货币 的复合体验,传统酒吧、大夜店正集体面临一场无声的 客流保卫战:年轻客群被分散...
酒资讯
天地有至道,万物皆存理。两千多年前,《考工记》以金石之笔写下造物哲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早已...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