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新闻网
发布采购单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资讯 » 正文

白酒涨价“二进宫” 涨得?涨不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9  来源:国酒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559
核心提示:  编者按  一边是发改委苦口婆心地让酒行业保物价、抗通胀,另一边是看起来无休止的白酒涨价,社会舆论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编者按

  一边是发改委“苦口婆心”地让酒行业保物价、抗通胀,另一边是看起来无休止的白酒涨价,社会舆论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国家干涉白酒涨价要不要得”“白酒涨价要不要得”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并进行了探讨。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参加了座谈会,就白酒价格问题进行了交流。发改委领导提出要求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后会,相关企业也纷纷表示,遵循国家相关部门的倡议,春节前不再涨价。

  然而就在约谈前不久,已有部分酒类企业率先涨价。8月30日晚间,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自9月10日起对产品出厂价上调约20%—30%;9月6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自9月13日起适当上调部分产品出厂价格,上调出厂价5%—10%。而约谈之后,近期没有调价的茅台,却迎来了市场零售价再次应声上涨,《华夏酒报》记者在北京家乐福超市白石桥店看到,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格高达1680元/瓶,而在一些地区甚至达到了1800元/瓶的价格。

  国家干涉白酒涨价要得?要不得?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琦:呼吁酒行业坚决拥护国家稳定物价、安定民生的政策措施。合理组织安排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严格遵守《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自觉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不囤积居奇,不提前散布涨价信息,不集中“搭车”涨价,更不合谋、串通涨价;合理定价。根据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不超过成本上升的合理幅度涨价,不凭借企业的垄断地位随意涨价、谋取暴利;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商品。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发改委等部门约谈企业探讨白酒业涨价的问题,顺应了当前国家调控通胀的大势,企业要从国家大局出发,保持价格稳定和社会安定,不要在敏感期间轻易地采取价格动作,不要引起消费者对价格的担忧。对于部分白酒企业,成本压力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可以自行内部调整消化成本压力来应对,落实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营销专家刘飞洲:白酒涨价完全属于市场行为,正常情况下国家也不会去干预。发改委这次之所以约谈白酒龙头企业,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上半年国家整体的通胀压力比较大,白酒行业本身与民生关联比较紧,约谈也就顺理成章;二是缓解舆论压力,呼应社会的心理期待。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国家要控制通胀方法和路径有很多,并不一定非要从白酒业下手,我觉得本次约谈象征意义比较明显。当然,本次约谈还与高端白酒的不理性消费有关。

  酒仙网CEO王秀明:国家可以从宏观方面引导白酒价格发展,但是不能限制价格发展,不能管太多,但是也不能不管。白酒是特殊性的商品,应该学习国外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进行管理和约束,通过酒类法律等措施予以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白酒是一种商品,应该允许其有着季节性的上涨和下跌,同样要承认其因品质和品牌不同而造成的价格差异,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市场自由。即使要管理市场秩序,国家应该严格按照价格法进行管理,约谈措施只能是临时措施,并不能作为常态使用。总之,解决长期问题需要依法来处理和规范市场秩序。

  孔府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振新:国家打击通胀和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也应该看到酒类与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不同,酒属于嗜好品,不影响社会稳定,还是应该在维护市场稳定的大前提下,交由市场经济来决定价格走向。

  深圳策动力咨询机构董事长丁敬波:现在市场通胀压力较大,消费者从本质上并不太关心名酒的涨价,而是更关心粮食、食用油等的价格。名酒无论涨或不涨,都不是普通消费者消费得起的,在高端名酒的征税上要和普通低档白酒分隔开来,才有助于酒类价格调控。

  品牌营销专家于斐:作为国家部门,发改委应该从源头去管理价格问题。从社会体制来讲,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权利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因为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存在企业方面的持续硬性涨价。

  从实际来看,对于酒类消费来讲,应该了解白酒消费背后巨大的公款消费需求,因此国家管理酒类价格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公款消费问题,商务需求的盲目追高是导致白酒高端产品涨价的重要原因。

  白酒涨价,要得?要不得?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当前白酒涨价受到很大的争议,因为白酒还没有形成强势的品牌优势,品牌价值没有在价格中充分体现,而且当前一些品牌涨价也存在不按照经济规律定价的现象,跟风涨、乱涨价的情况造成了社会舆论的误解。但从总体上来说,高端白酒价格应该上涨,但上涨的幅度不能太快,上涨过快会伤害消费者,价格不增长或者负增长则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

  营销专家刘飞洲:目前,原材料、人工成本、营销费用、广告费用等都在上涨,加上通胀的压力,那些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白酒企业本身压力也很大,合理涨价是必要的。但白酒企业涨价要把握好时机,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涨价早了,价格也上不去,反而会引起社会的抵制,晚了失去了先机已经没有意义。好的涨价方式是通过新产品的推出来同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使企业整体的价格体系保持与市场同步,而不是长期一成不变。

  孔府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振新:由于目前宏观经济通胀压力较大,白酒行业人工费用、营销费用上涨的普遍压力,不少中低端产品已经以成本价销售了,因而不得不涨价,白酒涨价是有成本因素的,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名酒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别,对于白酒涨价不应该争论该涨不该涨,而是应该关注涨价的幅度不能太高、太快,要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白酒企业也要通过自身努力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减轻消费者负担。

  某葡萄酒公司市场部经理庞建:酒水的涨价机制要由市场来确定,从目前来看整个制作、生产、物流和人员成本上涨,虽然成本的上涨低于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但价格上涨后,销售仍然旺盛,那是市场需求行为,不应该限制;其次,大家只看到五粮液和茅台的涨价,看到他们利润丰厚,更多二线品牌痛苦的市场状况可能并没被注意到,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我们要支持几款产品成长为主流的高端产品与进口酒抗衡。

  但从酒种间的联系来看,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的涨价,对葡萄酒企业来说,不是利好消息。其一,会使行业跟风,整个酒水价格涨高;其二,使酒水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两个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葡萄酒都不是利好。

  深圳策动力咨询机构董事长丁敬波:白酒涨价与否的关键是有涨价底气的就能涨,没有足够支撑力的是涨不了的。我认为,洋酒可以涨价,为什么白酒不可以涨?

  品牌营销专家于斐:社会有需求的涨价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价格涨的时候,价值增值要同步,要给消费者更多的价值增值回报,使得企业品牌的价值更丰满,维护企业的社会口碑,例如多从事公益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好感,从而降低对价格上涨的反感度。

  从目前来看,有的企业涨价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种涨价并不是从品牌提升来考虑的,更多是从利润层面考虑,尤其是上市公司。要知道品牌高端化并不等于高价格,提价只是一方面,涨的太高、太快,对品牌提升没有任何作用。

  酒仙网CEO王秀明:高端白酒应该涨价,我们距离国外品牌仍相差很远,而且涨价也是企业发展的企业形象、品牌提升的附加战略,媒体和消费者要看到白酒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要看到由于季节因素、生产扩张慢、节假日需求旺盛等对白酒价格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洋酒也在涨价,部分洋酒一年也会涨两次,例如近期马爹利也一次性涨价100多元。

  如何正确看待白酒涨价?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当前对白酒涨价社会舆论存在一边倒的现象,尤其是一个企业的涨价往往引发社会舆论对酒行业大范围涨价的担忧,这实际上需要社会媒体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引导,消费者更不能太片面地去看待小部分企业的价格上涨。

  营销专家刘飞洲:目前的白酒涨价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而在中高端白酒的涨价中,尤以行业龙头企业最为突出,如茅台、五粮液;其实10元以下的低端酒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之所以媒体一边倒地指责白酒涨价,我觉得有心理上的因素,主要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对价格比较敏感,白酒业作为与民生关联比较紧密的行业,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使白酒业站在了风口浪尖。

  深圳策动力咨询机构董事长丁敬波:社会舆论对白酒涨价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公费消费酒的关注,白酒涨价对产品和消费者都是考量,消费者如果认为涨得合理,能接受,可以考虑继续保持对他的忠诚度,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考虑尝试消费新的产品,选择权完全在消费者手上。

  某葡萄酒公司市场部经理庞建:要注意,社会舆论对白酒涨价的压力来源于公款消费高端酒水的制度,这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企业的责任,而且这种消费即使不消费高端白酒也会消费高端进口酒,总体上来讲,酒类消费要回归消费而非过于强调商务和政务需求。

  消费者要正确看待白酒涨价,尤其是合理应对白酒涨价。高端白酒涨价会使二三线品牌跟风涨价,在涨价潮中,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应该理性应对,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产品;知名品牌涨价,很多地方企业肯定会根据市场需求,导入知名品牌涨价后的价格真空带,不会出现消费不起或者没酒喝的地步;抛弃“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在不同场合下理性地消费酒水,可以适当的去选择啤酒、葡萄酒等;酒水涨价,更建议普通消费杜绝过量饮酒。

  品牌营销专家于斐:个人认为,社会舆论对白酒涨价的强大压力,主要来自商务需求群体,毕竟普通消费者消费白酒多以中低档为主,而中低档酒与高端白酒不同,由于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为稳定。

  社会舆论应该理性正确看待白酒涨价。白酒涨价是因为存在着特殊的需求,而且白酒作为国粹的民族工业,与国际企业相比,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涨价的确可以提供资金改变企业的软硬件设施,使其与国际巨头抗衡。

  消费者和大众媒体都要看到民族工业发展的紧迫性,保护好民族工业。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冷静看待社会舆论的压力,不能够不闻不问,要与消费者互动、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力的持续提升。

  酒仙网CEO王秀明:对于白酒涨价,流通商应该起到稳定的作用,不能跟风涨价,更不能通过囤货等措施来推波助澜,要根据自己的商业战略,制定合理的利润率,控制流通渠道的价格变动,维护价格稳定,协助建立理性的白酒价格体系。

  白酒应如何涨价?

  深圳策动力咨询机构董事长丁敬波:在这个时期,只要涨,就等于“顶风作案”,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负面谴责。既然要涨,就要有心理准备,你能涨难道舆论就不能议论?社会舆论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些名酒涨了,其实有更多的酒企业没涨,说的时候要全面,不要让消费者认为,茅台、五粮液涨了,就好像是整个酒行业全面在涨,这样的误读不是很好,没涨的白酒倒是可以搞搞宣传,“今年白酒我没涨,要喝就喝XXX”,未尝不是一个方式,博得老百姓的好感,不要跟风。企业涨价是基于产品自身的市场行为,基于成本压力的产品该如何涨,基于品牌发展的产品该如何涨,策略是不一样的。

  媒体也应该客观认识白酒涨价,不应该错误引导舆论,要客观地报道。

  对于未来白酒的发展,该涨的还会涨,涨不起来的还是涨不起来。茅台还能涨几年?能涨到多少元就涨不了?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研究一下。

  危机公关专家王微:在涨价过程中,茅台、五粮液等企业要自律,不能轻易带头涨价,尤其是高端酒企业要避免在社会舆论中形成“高价酒=腐败经济”的错误印象。

  酒仙网CEO王秀明:白酒涨价不同企业要体现不同的诉求,尤其是不能跟风涨价,否则不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白酒企业要在满足自身发展战略、大力打击串货等的同时,也要对流通商放开最低价格限制,让酒类流通回归市场机制。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