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酒业新闻网
秋风渐起,现代人手捧奶茶感受季节流转时,可曾遥想:古人在这样的金秋时节,举杯品酌的又是怎样的饮品?若翻阅典籍便会发现,那一盏温润醇厚的黄酒,才是穿越千年的秋日之味。
黄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造酒之一,早在《诗经》中已有踪迹:“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古人以秋收稻米酿成春酒,既贺丰收,亦为养身。众多黄酒之中,尤以金华酒为贵,堪称魁首。唐代李白所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虽未明指金华,却已勾勒出黄酒醉人的神韵。到了明代,据顾起元《客座赘语》所载:“京都士大夫所用,惟金华酒”,可见其风行一时,成为文人雅士的杯中至爱。
而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更是点评入微:“金华酒,有绍兴之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寥寥数语,道出金华酒清润甘爽、不俗不涩的卓绝气质。
饮黄酒于秋日,不独为风雅,更是应时的养生之道。元朝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对酒有这样的评价:“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李时珍《本草纲目》亦云:“老酒暖胃辟寒,和血养气”,特别适宜微凉天气温养身心。古人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性温味甘的黄酒恰能润燥生津,成为秋季养阴的良伴。
在黄酒家族中,丹溪红曲酒可谓别具一格。它承自金华一脉,以红曲发酵酿制——这古老而智慧的工艺,不仅为酒体染上动人的琥珀色泽,也铸就其独特风味。袁枚对金华酒“清而不涩,甜而不俗”的赞语,仿佛正是为丹溪红曲酒所作:入口清甜不腻,香醇深厚而不显浊滞。
秋日饮用丹溪红曲酒,既承传统养生之智,又合当代健康之理。元代贾铭所述黄酒“通经络、散湿气”之效,在红曲的加持下更为彰显。天凉易感寒邪,温饮此酒,可温中散寒、活血通络,舒缓秋季特有之不适。
现代研究亦证实,丹溪红曲酒中的“红曲”富含天然他汀类物质,有助于调节血脂、促进代谢——恰与《本草衍义补遗》中红曲“健脾消食”的记载相呼应,印证古人实践与科学的契合。入秋后人体的代谢渐缓,此时饮红曲酒正可助消化、健脾胃,是顺应节律的养生之选。
从朱丹溪将红曲的制作方式归纳总结至医书当中,到丹溪红曲酒成为非遗代表,这杯融合中医智慧与古法酿艺的美酒,已飘香近七百年。今年秋意初临,不妨暂别日常饮品,斟一盏丹溪红曲酒,在醇香中回味历史,感受中华养生文化的深厚绵长。
这杯源自岁月深处的琥珀玉液,或许正是这个秋天,你最该品尝的“第一杯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