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拉菲空瓶成为明目张胆的生意

酒资讯
2012-03-20
分享

来源:北京晚报

  法国著名葡萄酒拉菲年产量最多是24万瓶,每年在中国市场大约能分到5万瓶,而中国一年消耗拉菲数量竟然高达200万瓶。这多出来的“拉菲”从哪里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收购“拉菲”空瓶已经成为一桩明目张胆的生意。

  通过网络搜索,很容易找到收购“拉菲”空瓶的买家。这些买家一般都标榜自己为名酒回收公司,除了收购“拉菲”空瓶之外,其他高档酒的空酒瓶也进行收购。当记者和买家联系上之后,对方首先要确认记者手中的“拉菲”空瓶是哪一年的,是大还是小。

  “大拉菲,1990年的。”记者随便编了一个,对方听说之后立刻给出每一个空瓶500元的价格。对方还表示,最贵的要数1982年的,能够开到1200元的价位,不过所有空瓶上面的商标都要保存完好,没有任何污损。

  买家还表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由于管得比较严,他们收购“拉菲”空瓶的价格已经在下降,“你想想我们收购空瓶做什么用,能做什么用,现在打得太严了,这瓶子的价格就下来了,你要放在去年,1982年的拉菲空瓶能上两千元。”买家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收购空瓶的目的。也有买家表示,其实有些消费“拉菲”的人也不管真假,反正不是自己买单消费,就是看个名头而已,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拉菲”就是拉风,真假真的无所谓。

  除了用旧瓶装新酒之外,浙江省工商局查处的一个案件则说明了另外一个来源。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工商局最近查处了义乌市某经销商裸装葡萄酒一案。据了解,这家商行老板分别从河北昌黎、山东烟台购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然后又在香港注册了“法国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国皇家卡斯特庄园有限公司”等两家销售公司,然后再将自行印刷的这两家空壳公司的标签贴在裸瓶上,使国产酒摇身变成了名牌酒。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茅台联合发起,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首届赤水河论坛在茅台启幕。中外知名酒企负责人、企业家、文化界代表...
酒资讯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郎礼遇世界首站在意大利圆满举行。时值中意建交55周年,从时尚之都米兰到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郎酒以中国白酒的深厚底...
酒资讯
2001年,伴着新世纪带来的希冀,广东市场迎来一位浓香新贵,其以舒适柔和的独特浓香口感、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开创性包装设计和百元价格带的精准定...
酒资讯
摘要:亮相双城双会,叙府让靠谱有了具象表达。对于当下的白酒市场而言,破局的关键并非简单的价格战或营销噱头,而在于能否真正回归大众消费本...
酒资讯
强强联合整合全国渠道,创新赋能传统名酒年轻化转型浙江大浙乡贤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浙公司)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达成战略...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