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新闻网
发布采购单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资讯 » 正文

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白酒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2-10  浏览次数:546
核心提示:  在全省上下自觉践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谋发展促跨越之际,《国务院关

  在全省上下自觉践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谋发展促跨越之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颁布,贵州发展又迎来了新的特佳机遇。

  《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的布局,强调“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知名品牌”的构想,为我省特色轻工业酒业发展明确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全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培育一批名优品牌,新增6-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到2020年,我省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争取达到20%。力争用5-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努力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当前,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做强白酒产业,促进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做强白酒产业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白酒主产省份中,四川的白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21.24%,贵州占2.48%,比四川少18.76个百分点。2011年我省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增速47.57%,增速在全国排第4位,比四川高9.67个百分点;产量位次也由201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我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011年1-11月的利税总额184.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排在第一位的四川少119.63亿元;但四川同期是以257户规模以上企业和1229.4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创造的利税,而贵州同期是以66户规模以上企业和25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创造的利税。2011年1-11月贵州白酒工业产值利税率73.2%,而四川是24.75%。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的目标实现,以目前73.2%利税率计算,到2015年,我省实现利税将达到951.3亿元至1098亿元,这在全国白酒行业中,是效益最好的省份。

  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产的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在其他省(市、区)不能完全复制。目前,外省(市、区)所产的酱香型白酒经国家评酒专家品评,都认为赶不上贵州的酱香型酒。再加上董香、麸曲酱香、匀香等都是贵州独有香型的优质酒,所以贵州白酒质量总体上是优秀的。

  由于贵州白酒总体上质量优效益好,当前要抢抓国家支持贵州发展的特佳机遇,因地制宜做强白酒产业,努力把我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二、打造一批企业集团,加快膨胀白酒产量

  我们在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茅台集团加快发展,组建“大茅台集团”的同时,打造一批规模在“大茅台集团”之下的第二梯队白酒生产企业集团。目前,在2011年“贵州十大名酒”和名酒提名奖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已具备“被打造”条件。如国台酒、青酒、酒中酒、百年糊涂酒、鸭溪窖酒、钓鱼台、怀庄酒、珍酒、安酒等;第三梯队经一段时间的培育,也可以“被打造”,如匀酒、乡巴佬酒、贵酒等。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要通过创新方式、政策扶持引导其组建集团。可以考虑,将现已制定的招商引资、工业(产业)园区及各级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等所有优惠政策,都适用于上述有意愿组建集团的企业。同时,导入目标管理,在单位时间内确定目标,通过完成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就业岗位、品牌成长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达到标准者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对未组建集团的其他骨干白酒企业,继续对其技改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力求快速增加我省名优白酒产量。

  三、组建白酒销售的“航母级”企业

  我省在生产领域,已有茅台集团这样的百亿级企业。但在销售领域,却没有一户专门销售贵州众家白酒的大型商业企业。有业内专家认为,一个产业的成熟标志,并不是大型生产企业的出现,而是大商业型企业的出现,以及由此决定的分工明确的商业环境的出现。纵观国内外酒类销售行业,国际上有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卡斯特……酒类商业巨头;国内也有北京朝批、上海海烟、陕西天驹、福建吉马、广东粤强、浙江商源、山东新星等“航母级”酒类销售企业,贵州还尚缺。这种状况与贵州白酒产业的声誉不相适应,必须尽快改变。在全国工商联助推贵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期间,省经信委主任王江平牵线,国研·斯坦福俱乐部成员-广东国叶集团圣地商业服务公司钟加宁董事来黔考察白酒产业。春节前,钟董事打电话告诉我们,该集团董事会已研究决定,到贵州投资组建白酒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并同时邀请北京、广东的物流集团一并进入,形成贵州白酒销售产业链。目前国叶集团正在制订方案,近期将来黔详谈。此外,香港大中华国际集团拟投资10多亿元,在仁怀组建“仁怀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目前第一期建设项目已启动,预计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四、发挥好贵州白酒产业的“洼地”优势

  资本如水,流向“洼地”。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规模以上66户白酒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省外资本收购或控股企业。有趣的是,2011年评选出的“贵州十大名酒”中,有一半也是外来资本收购或控股的企业(国台酒、百年糊涂酒、金沙窖酒、董酒、鸭溪窖酒)。贵州白酒产业正像一片巨大的“洼地”,引得省外资本源源不断地涌来,而且有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趋势。目前,浙商李荣根先生与仁怀中心酿酒集团5.8亿元合作事宜,李先生已将第一笔资金打入中心酿酒集团的账户;维维食品饮料股份等多家公司正与贵州醇接洽;广东国叶集团正在做进入贵州的投资方案;就连与贵州醇酒厂接触多次未获成功的中粮集团,在其副总裁的带领下,也于春节前“微服”进入仁怀找多家酒企磋商。

  这些外来资本进入黔酒,不仅给贵州白酒产业带来了紧缺的发展资金,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人脉丰厚的市场网络及人才,而黔酒这一池春水也非常需要外来资本激活。我们要因势利导,在我省环境、资源容量范围内,发挥好这一“洼地”优势,加快发展贵州白酒产业。

  五、加大力度建设白酒品牌

  在茅台镇上,环境条件、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及技术都一样,生产出的酒都是大曲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茅台酒与其它酒厂的优质大曲酱香酒的终端销售价格会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当中主要还是品牌的魅力使然。从理论上讲,白酒的消费价值是由其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两部分构成。不同类别商品的这两种价值属性占比不同。比如,家具、冰箱、洗衣机等就是以物质功能属性为主,其精神价值属性占比很少。白酒尤其是品牌白酒则相反,其精神价值占比远高于其物质价值。就像名牌服装与普通服装,名表与普通手表的区别一样。所以,品牌白酒是一种物化了的精神产品。帝亚吉欧集团全球CEO保罗·华尔士有句名言:“没有品牌,再高档的酒,只是一瓶变了味道的水。”

  从2011年我省白酒销售情况看,茅台酒涨价尽管诟病不少,但其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却难以撼动。以2011年“贵州十大名酒”为首的二线品牌黔酒,杀入激战的国内市场,也取得骄人的成绩。习酒首次杀入央视新闻联播提示收看广告,在全国成功发展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市场5个,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城市5个,在中国白酒大省四川取得销售过亿的战绩。2011年习酒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15.82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国台酒业公司推出酱香国台酒,在央视和贵州主流媒体上传播,完成了全国各省(市、区)级市场的布局,在全国地级市场入驻率达到80%以上,在全国开设专卖店和旗舰店达172个。2011年,国台酒的销售收入、税、利分别突破10亿元、1.5亿元和1.2亿元,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珍酒在其母公司华泽集团的运作下,其在全国连锁经营模式也初见成效,该公司的“珍及图”商标夺得了我省白酒产业“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加上此前其他酒企获得的6枚,目前我省白酒产业共持有7枚“中国驰名商标”。省内其它品牌白酒也纷纷在全国各省市场上“跑马圈地”,都有收获。2011年我省规模以上白酒销售产值在全国占比为6.4%,但绝对值比2010年净增了62.4亿元,同比增长37%(当年价格)。其中,2011年我省白酒出口120.6万升,货值1.08亿美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34.2%和69.4%,一跃成为2011年度贵州省出口货值最高的食品。这些业绩基本上都是我省品牌白酒创造的。

  六、推动白酒、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

  “好山好水出好酒”、“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爽爽贵阳,避暑天堂”已成为人们对贵州的共识。白酒、文化、旅游三大产业都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酒文化,我国的酒文化更显厚重。其它食品都有过期的时候,唯有白酒与优良文化是不会过期的。一部《刘三姐》电影,让成千上万的人去了广西桂林,既游了阳朔漓江,又品尝了壮乡山花米酒;一部《五朵金花》让人们前往云南大理,在观赏蝴蝶泉的同时,也记住了云南的过桥米线。可见,文化、旅游与本地产业的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目前,我省这三大产业有一定的融合。建议通过行政和市场的手段,推动白酒、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产业提升白酒产业、以白酒产业促进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传播文化产业,实现内生循环,拉动我省地方经济整体水平提升,进而实现我省白酒、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七、解决我省白酒类《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不足的建议

  各地普遍反映,白酒类《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生产许可证〉)不足,是制约当地白酒产业发展的瓶颈。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白酒生产企业(作坊)共712户;截至2011年,我省白酒企业共持有《生产许可证》255张,而2011年国家统计我省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仅有66户,国家公布2011年我省白酒的经济数据都是这66户企业的。即是说,我省还有189户获《生产许可证》的规模以下白酒企业数据未列入国家统计。在这189户持证企业中,又有一部分是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白酒《生产许可证》是我省发展白酒产业的宝贵资源,建议采取下列方法加以扩展。

  一是在189户持证企业中,对生产经营正常,产品有市场的,给与相应扶持助其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达到规模以上,进入国家统计序列。

  二是对停产的持证企业,由质监部门在对生产许可证年检时,依据有关法规启动撤销程序,但在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前,我省应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有关精神,用好用足政策支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准予贵州白酒《生产许可证》“撤一补一”。我省可将撤下来的“指标”,发给招商引资进入白酒工业园区投资规模较大且符合发证条件的白酒企业,并力争申请准予贵州新办适量的白酒《生产许可证》。

  三是出台政策,鼓励省内外企业和个人从外省收购或自带白酒《生产许可证》到我省新建企业吸引外来《生产许可证》盘活本地无证白酒企业,促进发展。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