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酒的独特文化

酒文化
2011-12-30
分享

来源:

  今天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女性酒精饮料,研究女性与酒及葡萄酒的关系,对于了解中国女性走向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独立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了解中国的酒和葡萄酒文化,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向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的性别文化研究是一个历史并不长的学科领域,在过去的时代中女性总体上处于受压迫的境地,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自我意识都比较低,新中国建立后对“男女都一样”的男女平等本质意义的提倡,曾出现了抹杀性别差异和女性独特性的误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性别和女性研究才重新全面起步。

  酒特别是葡萄酒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饮料,中国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和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独特的酒文化。酒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杯酒中折射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

  中国女性与酒

  1.史诗时代

  甲骨文中没有“酒”字,酒的表述为“酉”,不从水。因出土地点的不同,酉字象形也稍有不同,时代大约都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末。对于酒的发明,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战国策·魏二》的记载是:“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从这个记载上看,酒是帝女令仪狄制作的,时间是夏初。关于仪狄,有人认定是男性,也有人说是女性,著名历史学家端木蕻良先生认为仪狄为女性,并说像仪狄这样的女人在那个时代“丈夫应是多数的”。

  命仪狄作酒的帝女一般被认为是天帝之女,或舜帝之女,《山海经图赞》中说她是“天帝之女,蓬发虎颜”。古代酿酒的人,最初可能也大都是女性,这可能与当时男女社会分工有关,所以古代将最高的祭祀用酒称作“女酒”。《周礼·天官》记载有:“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这里“女酒”是掌管造酒业的女人,“奚”是奴隶。

  在中国女性从有酒开始可能就是酒的消费者,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头条消息是在辽西发现了五千年前受祭的神灵,那是一座女神庙,当时的祭坛是献给她的。从传说看在古代中国酒与女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所周知,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是巴库斯(Bacchus)。在中国的文化里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并被广泛提及的是酒仙而不是酒神,如果要考证中国的酒神合适的候选者是屈原《楚辞》中的山鬼,尽管对山鬼的性别有所争论,但有相当的学者都认为是女性,“被薜荔兮带女萝”,其形象和巴库斯还有几分相像之处。

  2.汉代

  汉代是中国酒和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并带回了葡萄和葡萄酒。汉代对酒实行专卖,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榷酒酤”,但只实行了十七年,后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东汉时,因所属统治区缩小,又常遭水旱之灾,所以一再禁止私人卖酒,造成价格太高,民多不便。

  对汉代女性饮酒的记载主要还是上层的贵族女性,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皇帝移情赵飞燕和赵合德,她自做赋曰:“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看看左右两边一张张和悦面孔,只好举起精美的酒杯借酒消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锁定10月22日,深圳南山香格里拉酒店,一场波尔多专属品鉴会等你来沉浸式体验!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CIVB)诚邀您参与THE BORDEAUX EXPE...
酒资讯
2025年10月9日上午,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此前启动的展城融合活动秋糖季的阶段性战果,并详解了...
酒资讯
一轮明月映照濠江,四海宾朋喜聚湾区。9月28日晚,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澳门深情落幕,不仅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成为连接全球华...
酒资讯
在白酒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好酒的定义,早已不止于品牌与包装,更在于品质的纯粹、工艺的坚守与自然的敬畏。在川酒版图中,有一...
酒资讯
2025年9月,叠川纯麦芽威士忌免税限定版(The Chuan Pure Malt Whisky Travel Exclusive Edition)正式登陆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以及泰国素万那普...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