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尴尬:收购白酒企业一路受挫

酒资讯
2011-09-28
分享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2010年2-26日(吴丽娟 李保华) 遍访中国传统白酒企业,却无一例外遭到冷遇,在中国投资一直顺风顺水的美国高盛集团(下称“高盛”)新年遭遇尴尬。

  本报获悉,根据盛初(北京)营销咨询公司(下称“盛初”)提供的白酒行业战略规划,高盛于年前在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遍访酒企,但目前没有一家白酒企业愿意卖给高盛。

  在盛初提供的这份白酒拟收购名单中,江苏的洋河、双沟,湖北的枝江、稻花香,及河南的宋河等白酒企业成为高盛拜访的对象。

  在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看来,高盛的这次尝试是一个“很时髦”的动作,因为白酒企业盈利水平很高。

  遭遇回绝

  与以往收购龙头企业的习惯所不同的是,这次高盛瞄准了中型白酒企业。这些企业相同的一个特征是区域品牌、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

  据知情人士表示,在河南第一家进入高盛视野的是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宋河”),这家被业内称为“豫酒第一品牌”的白酒企业于2002年由辅仁药业集团收购重组,产品线包括高中低档白酒,是辅仁药业集团最优质的资产。

  2009年3月,高盛和宋河大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洽谈收购事宜,但到目前尚未谈拢。

  据知情人士透露,宋河对资金的需求是6亿元,高盛同意这部分出资,对应宋河30%的股权,这意味着高盛对宋河的资产估值约为20亿元。

  “但实际上这已经高估了宋河”,上述人士表示,高盛对业绩提出的一个硬指标,就是宋河2010年的年销售额要达到15亿元。但这对宋河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借壳ST民丰之后,辅仁药业集团一直酝酿将宋河置入上市公司上海辅仁[12.97 1.01% 股吧 研报](600781.SH)。但大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收购的几家制药厂全部亏损,上市公司盈利欠佳,增发不太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宋河的发展。

  按照白酒行业平均年增长率计算,宋河在2009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1亿元,但连续4年,其年销售额始终在7亿元上下徘徊。

  而在其他几家白酒企业的谈判上,“在高盛开口前,这些厂家通常以开价高达十倍二十倍的溢价”,间接回绝高盛。

  路线

  高盛对于白酒行业的关注是在2007年后,20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的优异表现,尤其是茅台、五粮液[36.55 1.13% 股吧 研报]、泸州老窖[39.25 -0.23% 股吧 研报]等一批优质上市公司突出的表现。2008年,当大盘巨幅跌落时,茅台依然是坚挺的百元股,这引起了高盛的关注。

  盛初对白酒的调查包括对产业的分析,面临的机会,产业结构布局,及一、二、三线品牌发展格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筛选一部分名单推荐给高盛。

  高盛对白酒行业的投资思路是,不拘泥现有规模,着眼于那些未来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由于白酒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产业,行业内部运营不太规范,且多为地方政府重要税收来源,高盛最稳妥的行动是先收购一部分股权。

  和君营销合伙人林枫表示,高盛在选择进入白酒的时机背后有很深的逻辑关系。外资进入中国白酒行业后,发现这十年中,白酒增长性很好、稳定性特别强,回报率很高,并且只有这些白酒企业在承接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财富。

  另一方面,外资原来投资的网络、高科技有泡沫。深圳创新投一位高管表示,金融危机造成二级市场收益下降,而到处出现的产业资本对高科技项目的追逐使一级市场的成本升高,迫使金融资本重心前移,能让高盛能够获得更丰厚的利益和承担更小的风险。白酒市场总体不大,高盛如果参与其中一家完全可以再造一个白酒龙头企业,收购一家中型白酒企业显然比收购五粮液等龙头企业更加经济。

  宝丰酒业营销总监晋育峰认为,高盛进入白酒产业,不是一时的冲动。2008年9月,高盛以5200万美元将安徽口子窖25%股权收入囊中,可以被视为高盛进入白酒行业的一个桥头堡,从目前来看,高盛应该是从口子窖中“尝到了甜头”。

  中外角力

  不仅仅是高盛,从2005年开始,泰国酒王TCC、全球最大的酒业集团帝亚吉欧、奢侈品集团LVMH(路易·威登)旗下的酩悦轩尼诗酒业公司都开始涉足国内传统白酒行业。

  与上述外资谋求长期持有不同的是,高盛的投资方式着力于改善财务和资本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提高资产回报率,以便提升未来市值后顺利退出。

  不过,尽管外资进入愿望强烈,但白酒企业们不愿“嫁”。近几年来,白酒行业保持30%-40%的年增长率,现金流充裕,白酒企业对未来预期充满乐观情绪。

  林枫认为,目前可能并不是高盛收购白酒的最佳时机。尽管有一些区域白酒品牌由于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给高盛提供了机会,但对于这类企业高盛 “玩不转”,因为它们不仅缺钱,还需要整合能力,高盛对于传统的中国白酒文化并不是很了解。

  不仅外资,国内资本也早已开始白酒行业布局。从2003年起,华泽集团在全国收购了13家年销售额在1亿-3亿元的酒厂,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帝亚吉欧”。中粮也在国内四处谋购白酒。

  但林枫认为,真正的白酒行业并购机会大约要到2015年来临。“目前白酒行业并没有真正的竞争,茅台、五粮液和区域名酒之间没有竞争,区域名酒也是在家门前抢地盘,横向竞争也不会太激烈。”

  和君董事长王明夫曾表示,未来白酒行业的格局将看谁的整合能力最强。中国白酒行业可能分化成两大阵营,一类是走百年老店路线的白酒巨头,如茅台、五粮液等,面向小众市场,而另一类是帝亚吉欧、路易·威登等国际巨头通过资本整合,实现酒类产业的重组。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25年10月,上海全球知名香槟品牌巴黎之花香槟(Perrier-Jout)举办美丽时光系列年份香槟品鉴午宴,正式介绍品牌最新年份佳酿巴黎之花美丽时光2...
酒资讯
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茅台联合发起,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首届赤水河论坛在茅台启幕。中外知名酒企负责人、企业家、文化界代表...
酒资讯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郎礼遇世界首站在意大利圆满举行。时值中意建交55周年,从时尚之都米兰到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郎酒以中国白酒的深厚底...
酒资讯
2001年,伴着新世纪带来的希冀,广东市场迎来一位浓香新贵,其以舒适柔和的独特浓香口感、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开创性包装设计和百元价格带的精准定...
酒资讯
摘要:亮相双城双会,叙府让靠谱有了具象表达。对于当下的白酒市场而言,破局的关键并非简单的价格战或营销噱头,而在于能否真正回归大众消费本...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