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新闻网
发布采购单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资讯 » 正文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1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浏览次数:750
核心提示: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7月6日蓬莱举行的2011中国葡萄酒行业年会上的发言。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近几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势头令人振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葡萄酒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酿酒葡萄种植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种植理念出现偏差等等。

  在7月6日举行的2011中国葡萄酒行业年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指出,酿酒葡萄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深入了解酿酒葡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才能使中国葡萄酒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从近几年国内葡萄酒生产、销售的增长态势及进口葡萄酒增长速度来看,我国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步入快车道,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将保持现有增长速度。

     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葡萄酒产量31.96万千升,同比增长20.94%;总产值98.25亿元,同比增长22.98%;销售产值96.61亿元,同比增长25.01%;主营业务收入114.58亿元,同比增长27.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36亿元,同比增长23.06%;主营业务成本78.26亿元,同比增长28.84%;利润总额15.91亿元,同比增长34.22%。

     从统计资料来看,这几年,葡萄酒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他酒类也保持了增长态势,这说明整个酒类市场都在扩大。而目前,我国葡萄酒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葡萄酒产品的推广以及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普及,将有更多地区的消费者逐步接受葡萄酒产品,葡萄酒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王祖明表示,目前,国内几大葡萄酒品牌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这种格局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且很难被打破。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外来资本进入葡萄酒产业,而且进入的速度会有所加快,这将给产业带来新的力量。

  发展过程存在众多问题

  王祖明认为,我国葡萄酒产业无论是在产量、产品品质,还是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较好的水平,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我国葡萄酒产业又到了新的关口,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更高层面、更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外葡萄酒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葡萄种植与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而酿酒葡萄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影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酿酒葡萄对葡萄酒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想使中国葡萄酒产业再上一个台阶,实现质的飞跃,就必须透彻地了解并解决我国在酿酒葡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目前,中国葡萄酒产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在国家层面没有进行周密地产业规划,各地的规划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的规模以及市场定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些产区还出现了“局部过热”的现象,所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普遍缺乏对整个行业的深入分析,对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时下,市场上的葡萄酒产品大多定位为中高端,不能清楚地认识自身定位,这使得适合广大消费者的餐酒产量偏少,影响更多消费者享受葡萄酒产品,最终将影响整个产业进一步做大。

  王祖明表示,要客观看待、分析本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劣势,尊重葡萄酒产业的自身规律,制定合理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根据本区域的条件及产业现状,合理为产区或区域及产品定位,这样葡萄酒产业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许多产区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纷纷重新审视自己,日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河西走廊一线排开的7家葡萄酒企业,将在政府规划定位下发展壮大。

  我国对酿酒葡萄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人才缺乏,同时,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部分地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种植技术及技术管理已经跟不上种植面积增长的速度。

  例如,我国一直延用种植鲜食葡萄的方法来管理酿酒葡萄,忽视了两者间存在的诸多差异。此外,地区化研究滞后,品种结构单一;苗木质量较差,建园质量较低;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标准规范;应对灾害能力弱,灾后补救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也制约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适应我国条件的酿酒葡萄机械辅助种植,从架型选择、修剪方式以及防寒越冬措施等,也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王祖明强调,在建设酿酒葡萄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后续的技术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在引进项目时,应正确引导企业在酿酒葡萄种植的技术上做好储备。

  在这方面,国内很多产区已经制定出相关方案。蓬莱产区全部执行《蓬莱产区葡萄栽培管理规程》和《蓬莱酿酒葡萄种植技术标准》,从栽培模式、施肥浇水、农药使用、采摘时间、产量控制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酿酒葡萄种植规范标准、无公害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操作,从管理层次上保证酿酒葡萄的品质。

  2010年末,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经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葡萄品(优)系区域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并加大了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这一项目不仅使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有了技术保障,也为其他产区提供了技术上的示范。

  选择个性化葡萄品种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比较单一,红色品种中超过60%为赤霞珠,白色品种中超过70%为霞多丽,如此高度集中的单一品种,很难适应中国地域广阔、酿酒葡萄产区自然条件各不相同的生产局面。各地区或基地缺乏有自己特点的,或优势酿酒葡萄品种的种植,从而造成了产区、企业葡萄酒产品的品种单一,特点、个性不突出的局面。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上的产品以干红葡萄酒为主,干白葡萄酒产量比重仍然偏低,其它葡萄酒更是凤毛麟角;品种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几乎全是赤霞珠,干白葡萄酒则有80%是霞多丽。

  对此,王祖明建议,要筛选、种植本区域有特点、优势的酿酒葡萄品种,做好基础工作。例如,近年来,蓬莱产区为解决葡萄品种同质化问题,除优化本地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贵人香、霞多丽等品种外,还依托中粮阿海威苗木公司,积极选育出了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新品种。目前,泰纳特、泰姆比罗、马萨兰等一些特色品种正逐步得到推广。昌黎产区华夏长城等公司也曾多次与高校联合,引进新型酿酒葡萄苗木。在葡萄酒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期,其个性化更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和葡萄酒文化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产区定位和产品推广中,不少产区和企业不知不觉地宣扬了欧美的葡萄酒理念,仅有的市场也是一个欧美化的市场,本土葡萄酒产品与品牌,可能成为中国消费者由传统酒精饮料转向进口葡萄酒消费的过渡。而且企业在产品推广中,企业概念性的东西偏多,缺乏对外来葡萄酒文化本土化的研究,不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没有真正构建适应本土消费者的推广体系。

  所以,探索并逐步建立自己的葡萄酒文化十分重要。王祖明认为,在产品销售中,针对不同定位的产品,要有差异地结合葡萄酒文化进行产品推广。

  例如,已被规划定位为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的秦皇岛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就在逐步打造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葡萄酒小镇、葡萄酒廊道、葡萄酒博物馆、葡萄酒文化广场、滨海葡萄酒城等项目都已经初见端倪。而2011山东省葡萄酒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召开,也将“酿造东方风格葡萄酒,建设齐鲁特质酒文化”的主题,与“山东发展葡萄酒产业,必须建设山东葡萄酒文化”的思想推广到了整个葡萄酒行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