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新闻网
发布采购单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营销 » 正文

经销商:铲掉这座47%的大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9  浏览次数:743
核心提示: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老K是杭州一家专门做家居用品的贸易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老K已然成为当地家居用品老大,手握几十个

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

老K是杭州一家专门做家居用品的贸易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老K已然成为当地家居用品老大,手握几十个品牌的代理权,在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十余个商场开设了近40个专卖店和专柜,年销售9000万。老K可以说功成名就,但他过的日子却也过得着实郁闷。

9000万的销售额听起来很大,但一盘算,商场扣点平均是30%,增值税17%,这两下就是47%不见了。再加上货品成本30%,国际一线品牌的供货成本甚至高达40%,营运成本5%,成本已经上升到销售额的80%以上。

商场需要保底,做不到任务还得单独买单。除此之外,进商场还要支付进场费、装修费、选位排位费等费用。平日里,商场总经理、副总经理、招商经理、楼层经理方方面面的大神小仙还得孝敬。

老K仔细算了一下账,一年到头,零售项目累个半死,利润率低得要命,一不小心不少店还得贴钱进去。他自嘲地写了一个对联:进场费、装修费、选排位费,步步都费;总经理、副经理、楼层经理,人人要理;横批:费用自理!

哪儿也不可能节流!

怎么办?提价吗?

第一,经销商没有提价的权力,现在的厂商把全国统一零售价作为核心的定价权;第二,再怎么提价,商场都是扣点:你提10%,其中47%是帮商场提的;你提20%,47%还是为商场提的;再提?消费者都吓得去网购了。

怎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彻底掌握市场主动权呢?

货品成本?打过成本的主意,但很难成功,也就是30%和28%的区别,一线国际品牌根本就是坚持40%不动摇;

增值税17%?做商场就必须面临这17%,不做就可以开普通发票;

经营成本?全部才5%,员工总要吃饭,能降到4.5%那就是巨大的进步;

提价?商场扣点非常灵活的,你强他更强,你弱就得滚蛋,再提价也只是帮商场。

看来,要想不违法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就只剩下削减商场扣点了,但商场完全不会理会你的这个建议:什么都可以谈,但是扣点不能谈!

那我不做你的商场呗,我不玩这47%还不行吗?

搞个商场多少钱?

我们以杭州某商场为例算一笔账:商场总营业面积4万平米,年销售额7个亿。那么,租金收入就有7亿×30%=2.1亿!

这样的商场能卖多少钱?至少10个亿。但在商圈稍微远一点的区域兴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商场,或者收购一个同等规模的建筑进行商场改造,大概也就5个亿,而且还可以边建边贷款。听起来很美吧?当然很美!不然全中国怎么到处建商场。

老K仔细盘算后发现,自己开商场虽然风险很大,但利益也同样巨大。自己是大经销商,厂商给自己的政策是最优惠的。如果自建商场,那除了工厂,自己就掌握了整个供应链的话语权。

老K开始寻找合适的商场,还真就找到一个。在家居建材城里刚好有一栋楼整体出售或出租,5层1万平米,1.5亿。便宜倒不便宜,不过也不算贵。不足部分可以贷款,只当做了房地产投资。

当然,这么大的项目老K单独吃不下来,于是他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5大股东一分,拿出来共1个亿,7000万支付房款,3000万做装修和营运,其余部分以房产抵押银行贷款去。

商场买好,装修花大价钱弄好,老K原先打算学学商场,招商进来也收收租。后出于经营风险的考虑,决定还是全部自营。

运营方面的事情最需要考虑细节,这方面老K受商场数十年如一日的锻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K品位生活馆从开业后一直保持较为良性的运作,地价更是水涨船高。

自建终端疗效好

想当年家电也是从商场被逼得出来,于是有了国美、苏宁、三联。格力04年被国美逼反,还好格力家大业大,自建渠道。今天老K被逼反也实属常态,倒是也捞到了4大好处:

经营成本直线下降

因为47%不见啦!这个你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自己的商业物业,意味着老K的成本主要是30%的货品成本和5%的运营成本,税票也不全需要增值税票了。老K的毛利率直线上升,而且根本没有商场存在的隐形费用。

老K可以自由地进行广告投放以及消费者促销等活动,银行利息和47%比起来,那叫一个低!

地产增值,贷款也方便

中国的房地产业不是火,那是相当火。更有甚至,那么多专家都大声疾呼:中国的商业地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啦!老K们09年初买下这个楼装修好后几个月里,已经有人想按照2亿的总价折算来购买若干股份。

地产增值,意味着可以从银行套取更多现金用作其他投资。守着这块地,以前要用个人房产和企业信用去贷款,现在只需摆出自己的股份协议,银行就轻松放款。看着账面固定资产每年不动脑子地上涨,真不是一般的惬意!

组团进商场,扣点大大优惠

早些年曾碰到过一神人,他在商场里做的叫“大类码型扣点”。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经营的全部产品,不管品类都归于大类。商场对他打的条码是大类码,大类码扣点15个点。

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啊!当然,也是因为他做的产品品类——古玩古董,非常有特色,而商场为寻找宣传热点,就给予他足够优厚的政策。

老K们几个股东联合后发现,原来他们手上已经捏了足够充足的牌:国际一线品牌加起来有3个,国际二线无数个,国内一线品牌各有数个。老K们决定向上面这位神人学习,以后联合进场,联合向商场要条件。

现在倒好,新开商场直接找老K,家居用品一个楼层的品牌就全部搞定,而且品种丰富,品牌档次和组合优良。作为回报,商场给出了低保底和较低扣点的政策。15%那是不可能的,但是23%是没问题的。

通过压缩商场的收益,老K们获得价格7%以上的空间,可以自由选择是自己获得这部分收益还是回馈给消费者。

综合效益

随着自建终端的运作和知名度的提升,老K开始逐渐退出自建终端的周边商场,没有退出的也是因为商场主动降低保底和扣点,并许以优惠政策。

老K开始切实地体会到自建终端的好处,各地厂商到杭州参观时,更是要对老K竖起大拇指,“有气魄,好胆量!”不少新进中国的品牌都指名要老K代理。

老K此前何曾得到过如此重视?虚荣得到极大满足,开始享受到造反的乐趣。商场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肯下功夫,商业地产的门不见得关得比品牌代理权更紧。

你有铲掉47%的资本么?

经销商的营销竞争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竞争:代理品牌、经营成本和模式创新。

品牌方面,往往代理的品牌越大,越没有利润空间,更没有降价的可能;经营成本方面,你把成本往死里压缩,又能节省几个点?但通过创新一下模式,自建商场,就能打掉47%的成本,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造商场的反。

但凡有口饭吃,谁也不会去造反。老K好不容易造反成功,但这个模式还真不好学:

得有钱,才能开始操作商业地产;

得有人脉,才能有人帮衬;

银行关系得好,才有金融资本协助;

得有人才,帮助管理商场新体系;

得有大把代理权,才不用重新招商;

还得做人圆滑,商场不反弹打压;

得有合适地段让你收购;

还得胆大心细,以德服人。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造反真不容易。

老K造反成功后,各地义士纷纷揭竿而起。有通过半租半买模式自建终端成功的,也有自己买地建购物中心失败的,还有实行产权式商铺失败的,经销商切入商业地产的模式在国内早已经燃起熊熊战火。

想降价,请先看看这47%。动不了这47%,神马都是浮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