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品行业的国进民退

酒营销
2011-07-06
分享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如果国进民退成为了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食品行业的未来会怎么样?

  作为食品行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国进民退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食品行业快速走向市场化道路,在这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为满足中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消费需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然而,时至今日,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尖锐,当全国上下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时,有人看到了国 有企业的优势、民营企业的短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中固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他们相对来说更有社会责任感,在执行政府的大政方针方面相对更好一 点。在乳业,看伊利和蒙牛两家大企业,伊利属国企,近几年来在乳业危机阴影中,一直表现的比较稳健,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新闻;再放眼整个食品行业,食品安全 方面出大问题的,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今年春天,国家相关部委召开食品安全内部会议的时候,有人提出,国家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应该在食品行业推行“国进民退”政策,鼓励、扶持更多的国有企业进入食品行业,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挤走一部分民营企业、甚至是一大批民营企业。

  同时,有专家积极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对于“国进民退”要做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棒子打死”。有的行业,例如食品 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和谐稳定,在国家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在经济宏观调控方面,也应该“国进民退”,让国有企业进入食品行业,获得更多 的市场占有率,成为食品行业的主力军。

  国进民退,会不会成为食品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这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民营企业家们应当时刻具备洞察食品行业政策风向的敏锐嗅觉,例如, 某家非食品类大型国企,开始进军食品行业,经营食品类产品;某家大型国有企业,并购某家民营企业,会不会是一种征兆或者信号?

  毛主席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企业家们要多学习,多看食品行业财经媒体,及时了解风向,洞察先机,方能顺风翱翔,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国进民退

  对于“国进民退”概念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 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于退出。广义上讲,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 国退民进,都是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酒业新闻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9月下旬起,配套举办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也将在南京全市范围...
酒资讯
2025年8月7日,内江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康俊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资中县明心寺食品工业园区,对川酒集团甜城露酒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酒资讯
丰收敬粮农,质量承千秋。8月4日,由茅台酒股份公司主办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暨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在仁怀市长岗镇...
活动报道
当 Z 世代的夜生活需求从 单纯买醉 升级为 情绪消费 + 社交货币 的复合体验,传统酒吧、大夜店正集体面临一场无声的 客流保卫战:年轻客群被分散...
酒资讯
天地有至道,万物皆存理。两千多年前,《考工记》以金石之笔写下造物哲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早已...
酒资讯

相关推荐

1
3